市中心广场边的建筑:
“华沙科技文化宫”的底层廊柱:
华沙老城区的皇家城堡。建于13世纪末,为旧市华沙王宫和议会所在地,为五角形建筑。城堡屡次遭
战争破坏,后靠社会集资重建,1984年对外开放。是华沙老城区的标志建筑之一。
位于皇家城堡前的城堡广场,是从现代的华沙市中心通往华沙旧城的入口,是华沙最美丽的地点之一。
城堡广场的中心有把波兰首都从克拉科夫迁至华沙的奇格蒙特三世的圆柱形纪念碑,顶端是奇格蒙
特的青铜铸像。是华沙较古老的纪念碑,也是华沙的象征之一。
城堡广场常聚满了游客和当地居民,观看街头表演,参加集会,观看演唱会。
“二战”时期,波兰人民曾遭受了巨大的苦难,仅1944年的“华沙起义”(1944年8月1日波兰地下军为
反抗德国占领军而起义,1944年10月2日失败)这座城市被屠城就牺牲了近20万人,带来的伤痛直到很
多年后。波兰人民又是积极面向未来的民族,他们以热情乐观的态度追求着今天的幸福,面对明天。
华沙城堡广场的周末有很多活动,是集体舞爱好者的乐园,青少年尤喜欢这项活动。
据说,“华沙”直译过来应该叫“华尔沙娃”,是为了纪念叫“华尔西”和“沙娃”这一对恋人而取名的,因此
人们把华沙又称为“一个浪漫的城市”。
初建于15世纪的圣安妮大教堂,位于华沙的现代市区与老城结合部,城堡广场进入“克拉科夫郊区街”
的街口,一处醒目的建筑。这座建筑没有一般教堂的尖顶塔楼,却有座别具一格的钟楼。
圣安妮大教堂。由于地理、历史、宗教的原因,东欧很多城市的建筑呈现风格的多样性、综和性,
教堂亦如此。
从圣安妮大教堂前回看“克拉科夫郊区街”街口和城堡广场。
“克拉科夫郊区街”景观。华沙“克拉科夫郊区街”开辟于15世纪,是一条贸易线路。它是华沙最古老的
大道之一,位于华沙“皇家之路”(有的称“王室大道”)的最北端,是华沙主要街道“皇家之路”的第一部分,
连接华沙市区与华沙老城(Starówka)和皇家城堡。
从17世纪开始,宫殿和庄园开始沿着这条主要动脉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18世纪又经波兰末代国王
斯坦尼斯瓦夫二世及一批宫廷画家、建筑艺术家的精心塑造,后虽遭战争破坏,但战后逐渐复建。到19
世纪,克拉科夫郊区街拥有许多巴洛克式和古典主义风格的教堂、宫殿和住宅,一直持续到20世纪,又
兴建了很多商业楼宇及酒店。成为华沙最著名的街道之一。
“克拉科夫郊区街”沿路有一些华沙最著名的机构,位于克拉科夫郊区街的波兰总统府,是一座新古典
主义建筑,建于1818年。建筑前矗立着约泽夫·波尼亚托夫斯基亲王(1763年5月7日-1813年10月19日,
是一位波兰领导人、将军及军队首领,被赐予帝国元帅头衔)雕像。这里曾作为拿破仑的司令部,现在
是波兰总统的官邸。
波兰总统府前的石狮雕塑,不象很多地方的狮子雕像那样威猛,有人说它带着忧郁的表情。也许,它
在这里见证了太多的苦难和人间沧桑。最近的一次是三年前,波兰总统专机在俄罗斯斯摩棱斯克机场坠
毁,总统莱赫·卡钦斯基等共96名波兰高官不幸罹难。在举国哀悼的日子里,一群天真无邪的童子军自发
地在总统府大门外树立起一个十字架,借以寄托哀思。 (待续)
更多内容请看我的游记连载《2013夏东欧五国行》 :
评论